一, 大學生總是安全的必要性
(一)安全是構建和諧社會需要。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官,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的發展之道方針,高等院校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學生安全,這是大學和諧的基礎,前提和保障保障大學生安全政府、社會、學校有責任,大學生本人也有責任。
(二)安全是構建文明校園需要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的重要園地。這個園地必須有序、文明,大學生的生命、财物、健康安全必須得到保障。大學生有必要,有責任配合各方營造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環境。
(三)安全是大學生學業進步、事業發展的需要
“安全需要是人類的重要需要之一”。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講究安全,趨吉避兇尤為重要。因為個人一旦忽視了安全,輕則财物受損,健康受害,心靈受傷;重則危害生命。沒有安全,大學生學業進步,事業發展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所以,安全第一是大學生順利攀登學術高峰,成就輝煌事業的需要。
二, 大學生如何保障安全
(一) 思想上重視安全,行動上積極主動參加學校各方舉辦安全教育活動
大學生必須清醒認識到,隻有安全,生命、學業、事業才可以持續發展。心裡時刻想着安全,留意周邊環境安全,才能善于發現周邊及自身的安全隐患。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将大大提高安全防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識險、避險,逃生自救技能。在新生入學時,學校會給每位新生發放一本《大學新生安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出版),裡面有關于大學安全的有關常識和具體防範方法,同學們用心閱讀,必能在安全方面獲益。
(二) 注意消防安全
火災事故,重在防範,“隐患險于明火,防範勝于救災”。
1. 留意周圍環境,發現學生宿舍、教學場所、公共活動場所建築物存在火災隐患,應撥打保衛處消防科電話“85220054”報告,便于有關部門及時整改,消除隐患。
2. 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61号令)及《太阳集团app首页消防管理規定》(太阳集团app首页文件彙編·行政管理卷,2002)不要違規用火、用電,用燃氣;不要違規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宿舍。發現違規現象,應主動撥打保衛處電話“85220110”報告。
(三) 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1. 避免受到人傷、物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與人為善,不要随意激化矛盾,導緻沖突,造成傷害;善于觀察周圍人、物,迅速識險、避險;外出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深夜不要逗留偏僻處。
2. 沉着應對傷害、災害事故。遇到傷害、災害事故發生,盡量保持鎮定,通知周圍同學、人群迅速撤離;逃不出去,就是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自救。同時撥打保衛處電話“85220110”求助和直接撥打“110”報警。
3. 注意交通安全。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是避免發生交通傷害事故最有效辦法。在校園内外騎車、步行或行走時,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也要盡可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随時避險、防意外。遇到交通事故,盡量克服驚慌,保持鎮定,保護好現場,撥打“122”報警。如有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發現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的,記下肇事車輛的車牌号,車身顔色及特征,方便公安部門追查,維護你的權益
4. 注意個人财物安全,采取穩妥保管措施。不要将大量現金存放宿舍或随身攜帶,最好将現金存進銀行。避免将存折和身份證放在一起,注意密碼保密。一旦丢失存折或信用卡等,要及時挂失,并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四) 注意大型群體性活動安全
1. 辦理申報手續。大學生組織大型群體性活動,必須申報。獲得學生處、保衛處和相關部門批準才可進行。
2. 按照《關于加強我校大型群體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的意見》(暨通[2004]21号)要求,服從保衛處管理,确保安全。
(五) 注意上網安全
信息時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娛樂活動與互聯網息息相關。互聯網這個虛拟世界與現實世界一樣,受到法律法規的嚴格監管。很多大學生忽略了這一點,這是非常危險的。根據國家和廣東省政府制定的關于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的,大學生上網,特别要注意杜絕利用互聯網造謠、诽謗、洩密、詐騙、編造虛假信息、傳播網絡病毒等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
(六) 注意個人和身邊同學的心理安全
1. 遵循正确途徑解決個人心理困惑。首先要開朗、樂觀面對人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其次,要相信任何困惑和問題總有解決辦法。遇到思想、情緒問題,不要關閉個人心扉,要主動找同學、親友、老師傾訴;可撥打電話“85224200”,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詢,共同解開心中煩惱,化解心理危機,杜絕輕生行為。
2. 發現身邊同學情緒異常,行為怪異,有極端行為傾向,應及時報告。本着對集體、對同學、對自己安全負責的态度,發現同學出現連續性情緒異常,行為怪異、極端,有傷害自己和他人傾向時,在注意保護他人隐私的前提下,及時向學生工作秘書、所在院系報告,防止學生因心理問題造成個人或集體性傷害事故發生。
(七) 拒絕邪教,注意精神信仰安全
認清邪教,切莫參與。邪教是打着宗教幌子,對正常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威脅和破壞,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具有反科學、反社會、反人類、反政府性質的犯罪集團。1999年10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對邪教組織進行了界定: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法輪功”就是典型的邪教組織。參加“法輪功”組織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切莫以身試法
(八) 遵紀守法,切勿傷害他人及社會安全
學生違紀處理。大學生進校後,首先要學習、熟悉、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自覺遵守《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2005年9月1日起施行)、《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教育部修訂,2005年3月25日施行)和《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生管理暫行規定》等規章制度、如果違反了校規校紀,學校将按照《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生違紀處分實施細則》(暨學[2005]93号)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