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學位)金融科技方向

發布時間:2022-10-28 來源:深圳校區管理委員會


  

金融科技本質上是高科技(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以及移動互聯網為引領的新科技)賦能金融後的新服務形态,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産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區别于傳統的金融學,金融科技是一門交叉學科,其内涵包括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與金融理論創新,具有明顯的實踐導向特征,緻力于解決金融活動中的現實問題。

具體來說,其内涵包含了六個主要維度:“場景-數據-算法-算力-商業模式-生态”。金融科技的實踐導向決定了它所研究的問題應當來自于具體的實際場景:支付結算、存貸款與資本籌集、投資管理、監管與安全等金融實務。得益于過去二十年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金融場景産生并留存了過去不曾有過的海量金融數據,這些數據會成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始素材。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作為一門學科應運而生。圍繞海量數據與現實問題,金融科技學科的首要任務在于研究如何系統地收集、清洗數據,針對數據特征設計高性能算法,借助強大的現代算力(本地硬件設備的提升或雲計算),達到深入分析和處理數據的目的;并能将這些結果應用到原來的金融場景,解決現實的金融問題。進一步,随着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在金融場景中應用,金融行業正在逐漸變得“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金融科技的另一項任務在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傳統金融行業(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等)的商業模式創新。這一發展過程改變的不隻是金融行業本身,它會産生巨大的外溢效應,為傳統金融的基礎框架和生态體系帶來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其中包括監管法律體系、社會信用體系、中介服務體系、銀企關系等方面。如何在這些方面對現有生态體系進行重塑,使之與時俱進、能夠适應新技術帶來的新問題,則是金融科技學科另一個重要課題。

一、 培養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紮根中國大地培養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大師緻力于培養研究生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态度創新精神職業素養,具有為人民服務和為祖國富強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和良好品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二)圍繞場景-數據-算法-算力-商業模式-生态——“六維”模式設置金融科技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統領其培養全過程,使之适應新經濟、新金融快速發展的需要,具備紮實的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和數據科學的理論基礎,具有較強金融軟硬件技術應用能力和良好的外語水平,能夠将現代金融管理理念與金融實務操作相互融通成為通曉金融理論與實務、掌握數據科學算法設計娴熟計算機編程與網絡技術、并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精尖人才,更好地為我國金融業服務,提高我國在金融科技這一新興行業的整體競争力。具體要求如下:

   1.知識與技術:掌握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數據科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金融分析與現代信息科技,具有熟練的計算機編程和網絡運用技術能力,尤其是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基本技術。

   2.創新與實踐:培養學生将相關交叉學科知識融合貫通的能力,能夠将科技手段應用于金融場景的實踐能力具有從金融場景提煉學術問題、設計算法、提升科技水平的創新能力

   3.國際化的能力:具備較強的中英文表達及寫作能力能閱讀和利用本專業相關的外文資料能勝任國際金融企業相關職務。

身心健康,達到國家規定的碩士生體育鍛煉标準。

二、學習年限

金融科技方向研究生學習方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碩士學制2年,非全日制學制3年。學習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三、培養方式

(一)采用基礎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導師指導與研究生自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采取“導師組”“主副導師”和“校内專業校外實踐導師制相結合

(三)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實踐,應具有良好的實踐應用價值。

四、課程設置

基于“六維”模式,課程設置突出交叉、橫向融合和縱向貫穿,主幹課程包括: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合法與合規、金融監管、公司金融、量化投資理論與策略、資産定價與風險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投資學、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算法分析與設計、數據結構、Python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數據分析與軟件應用、分布式系統與分布式處理、大數據分析方法、區塊鍊技術的金融應用、機器學習、雲計算:理論與實踐、智能物聯網系統、實踐教學等。

五、師資隊伍

本方向教學科研團隊實力雄厚,覆蓋金融、計算機、數學和管理四個學科,具有高度交叉學科的特點。師資隊伍雲集了享譽全國的知名金融專家教授、珠江學者、深圳高層次人才、青年學術骨幹等,20名的專業教師隊伍中,擁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講師1名、助教1名。幾乎都具有博士學位和國外求學、訪學經曆,具有強大的科研産出能力和一流的國際視野。同時,校區已籌建了一支涵蓋金融科技協會和金融科技頭部企業的13人校外實踐導師隊伍,為學生們更好的理論結合實際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