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松浚

    職務: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MTA/MBA導師

    直屬機構:

    學位:

    畢業院校:

個人簡介



徐松浚,副教授,博士生導師,MTA/MBA導師

研究方向:可持續旅遊、旅遊目的地運營與管理、旅遊開發與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産、自然保護地與遊憩、體育休閑與旅遊等


畢業院校

太阳集团app首页,管理學博士

華南農業大學,森林經理學(林業經濟與生态旅遊方向),農學碩士


工作/訪學經曆


2021.07至今太阳集团1088vip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0.10-2024.07 太阳集团app首页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7.07-2020.09 太阳集团app首页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

2016.08-2017.02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U.S.) 訪問學者


 

主講課程


【本科】旅遊目的地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世界遺産管理、國家公園與國家文化公園、中國旅遊地理

【碩士】國家公園與遺産管理、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


 

學術成果




近年承擔項目


(一)科學研究類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自然保護地生态安全和生計資本對居民福祉的影響研究-基于複合生态系統的視角”

[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生态安全評價、預測與調控機制研究”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青年項目:“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濕地旅遊區生态安全研究:感知評價、特征與調控”

[4]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項目:“廣東省濕地旅遊區生态安全研究:複合系統與社區視角下的測評與調控”

[5]主持,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人地系統視角下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生态安全與旅遊發展耦合協調研究”

[6]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般項目:“新時代增強廣州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研究: 基于廣州紅色文旅形象塑造與傳播的視角”

[7]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般項目:“穗港協同共建馬匹運動休閑旅遊目的地的機制與路徑研究”

[8]主持,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深圳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研究:基于深圳紅色文旅形象塑造與傳播的視角”

[9]主持,太阳集团app首页“啟明星計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視角下自然保護地生态、生計與生意耦合協調研究”

(二)教學改革與實踐類

[1]主持,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自然與文化敬畏’理念下可持續旅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于旅遊管理研究生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2]主持,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面向港澳台僑學生的自然與文化敬畏素養培養:基于旅遊類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3]主持,太阳集团app首页一流研究生課程培育項目:《國家公園與遺産管理》

[4]主要執行人,歐盟ERUSMAS+LMPT項目:“中國、越南、吉爾吉斯斯坦可持續旅遊發展專業:本科和專業碩士遠程開放教育項目”

(三)社會服務類

[1]主持,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佛山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中長期發展規劃”

[2]參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旅遊資源普查項目”

[3]參與:東莞市文化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旅遊資源普查項目”

[4]參與,長沙市開福區文化旅遊體育局,“長沙市開福區全域文旅示範區建設總體規(2022-2030)”“長沙市開福區全域文旅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5]參與,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市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

[6]參與,韶關南雄市水口鎮政府,“南雄市水口鎮鄉村振興旅遊發展專項規劃”(旅遊智力幫扶公益項目)

[7]參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

[8]參與,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

[9]參與,從化區政府,“從化區馬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

[10]參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紅色旅遊資源普查”

[11]參與,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構建穗港賽馬産業經濟圈的研究”

 

代表性論文

[1] Xu, S.*, & Hu, Y. (2024). Nature-inspiredawetowardtourists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behaviorintentionintention. TourismReview, 79(4), 1000-1016. (SSCI)

[2] Hu, Y., & Xu, S*. (2023). Repeattouristsperceivedunfavorablechangesandtheireffectsondestinationloyalty. TourismReview, 78(1), 42-57. (SSCI)

[3] Xu, S*, He, X. (2022). Estimatingtherecreationalvalueofacoastalwetlandpark: Applicationofthechoiceexperimentmethodandtravelcostintervalanalysis. 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304, 114225. (SSCI/SCI)

[4] Xu, S.*, He, X. (2022). Applicationofchoiceexperimentandindividualtravelcostmethodsinrecreationalvalueevaluation. Wetlands, 42(5), 1-17. (SCI)

[5] Xu, S., & Hu, Y*. (2021). Howdoresidentsrespondtonegativeenvironmentalimpactsfromtourism? Theroleofcommunityparticipationinempoweringresidents' 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behavior. 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 23(6), 1099-1111. (SSCI)

[6] HuY,XuSJ*. (2021). Memorabilityofaprevioustravelexperienceandrevisitintention: Thethree-wayinteractionofnostalgia, perceiveddisappointmentriskandextentofchange. 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 & Management, 20, 100604. (SSCI)

[7] XuSJ, KimHJ, LiangMZ, & RyuK*. (2018). Interrelationshipsbetweentouristinvolvement, touristexperience, and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behavior: acasestudyofNanshaWetlandPark, China. JournalofTravel & TourismMarketing, 35(7), 856-868. (SSCI)

[8] XuSJ, LiangM, BuN & PanS.* (2017). Regulatoryframeworksforecotourism: AnapplicationofTotalRelationshipFlowManagementTheorems. TourismManagement,61:321-330. (SSCI)

[9]徐松浚, 汗克孜·買買提依明. (2021). 基于網絡文本分析的廣東省國家濕地公園旅遊形象研究. 濕地科學與管理, 17(3), 18-23.

[10]徐松浚, 莫谌霞*.(2024). 20年中國旅遊政策演進及内容特征研究. 資源開發與市場, 40(10), 1556-1566.

[11]何小玲, 徐松浚*. (2024).基于遊客凝視的國家濕地公園旅遊意象形成過程及其特征研究.自然保護地(已錄用).


學術與社會兼職


TourismManagement, 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 & Management, AsiaPacificJournalofTourismResearch等期刊審稿人


 其他

[1] 第九屆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 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世界遺産管理》)

[3] 廣東省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優秀教師”

[4] 太阳集团app首页全英資格授課教師